本文转自:北京晚报恒正网配资
科学教育志愿者多场馆连轴转
假期给孩子们科普正当时恒正网配资
崔琳琳的讲解生动有趣恒正网配资。
国庆假期期间,科学教育志愿者崔琳琳连续在北京科学中心、中国科技馆等科普场馆的志愿者岗位上服务。她说:“假期观众更多,正是传播科学理念的好时机。”
在北京科学中心“科学再发现”展区,崔琳琳着重围绕电磁学和光学的重大科学发现展开讲解。为了方便小观众理解相对艰深的知识点,崔琳琳特意制作了直观的图卡。这些是她多年在科学教育志愿者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。“讲稿是要不断打磨的,特别是面对年龄较小的观众,必须用非常生活化、直观的语言来表述,他们才听得懂。”市民杨先生带着儿子来参观北京科学中心。他说:“原本以为他会不感兴趣,毕竟展厅里涉及的知识对他来说有点难度。像电和磁的理论,可能要到中学才会接触到。志愿者老师生动的讲解,将孩子带入了科学的海洋。我和他都参观得很满意。”
崔琳琳选择坚持当科普场馆的志愿者,是被小观众眼神中对知识的渴求所打动。她说,寒暑假和节假日,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到北京旅游,有些家长愿意专门留出时间,带孩子来感受科学的魅力。“我希望通过讲解,让他们不虚此行。”
崔琳琳说,虽然科普场馆内的展品都经过精心设计,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,但它们背后承载的科学知识,很难通过简短的展品介绍得到完整展现。“作为志愿者,我的作用是尽可能地讲清楚人类从未知迈向已知的过程。”
本报记者 刘苏雅 文 王海欣 摄恒正网配资
公赢网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